1、肉猪生长规律
肉猪初期骨骼生长迅速。其后生长重点转移到肌肉,体内沉积蛋白质较多,而饲料中蛋白质又是形成肌肉的主要原料。后期主要沉积脂肪。所以说:“小猪长骨、中猪长肉、大猪长膘”。瘦肉型猪产瘦肉能力强,对蛋白质利用率高,这是它的优势,但对环境条件要求也较高。
2、控制能量给量
在整个育肥期如何使用精料是个重要问题。“吊架子育肥法”即二头精中间粗,是适应脂肪型猪育肥,而不宜用于瘦肉型猪育肥,虽然精料消耗少,但猪的生长较慢,饲养期长,消耗较多的维持营养,因此,饲料的利用率、栏舍设备的周转率以及肉猪的出栏率和商品率都较低。在农村千家万户养猪可采用前期以精料为主适当搭配青料,后期增加青料适当补喂精料。对饲养瘦肉型猪可采用“一贯优饲法”即从仔猪到大猪饲料营养水平一直较好。待体重50-60公斤以后采取限饲。对妊娠前期母猪采用限量给饲法,以防止过肥。
3、满足营养需要
充分满足瘦肉型猪对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需要。同时必须注意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平衡,以保证正常生长发育。要大力推广全价饲料,全价料是根据畜禽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所需营养,采取科学方法合理配制成的,可降低料肉比,提高饲料报酬和日增重。
瘦肉型生长肥育猪营养需要(每千克饲料中含量)
阶段 体重(公斤) 粗蛋白质(%) 消化能(兆焦/公斤) 粗纤维(%)
乳猪 5-10 22 15.16 3-5
仔猪 10-20 19 13.85 4-6
中猪 20-60 16 12.97 6
大猪 60-90 15 12.55 6.5
钙磷比例为1:0.7-0.8
杜大长瘦肉型商品肉猪饲料配方举例(供参数):单位(%)
阶段 玉米 麸皮 豆粕 国产优质鱼粉 菜粕 四号粉 料精
仔猪 61.0 5.0 18.0 5.0 3.0 3.0 5.0
中猪 59.0 14.0 14.0 3.0 5.0 - 5.0
大猪 60.0 10.0 13.0 2.0 5.0 5.0 5.0
4、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
猪在育肥期间需要适宜的温度,范围在15-23℃之间。据试验,小猪以23℃,大猪以15℃左右为宜,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增重。做好保暖防暑、通风工作,必要时采取喷水、机械通风等,千方百计降低猪舍内的温度,防止由于高温引起中暑。肉猪饲养密度1-0.85平方米/头。要搞好生产区绿化,落实综防措施,加强防疫、消毒和环境卫生,猪粪进行无污染处理,保障猪群健康。
5、做好常规性的管理工作
如饲喂干料或半干料,转料要逐步进行,否则易引起消化道疾病。饲喂时间、饲料喂量、饲料质量三定(定时、定量、定质)、三查(查吃食、查粪便、查动态)、留仔赶母、减少应激,供给充足干净的饮水。适时出栏,一般二元(内)肉猪体重80-85公斤、外三(内外三元)元一般体重85-90公斤为宜。肉猪初期骨骼生长迅速。其后生长重点转移到肌肉,体内沉积蛋白质较多,而饲料中蛋白质又是形成肌肉的主要原料。后期主要沉积脂肪。所以说:“小猪长骨、中猪长肉、大猪长膘”。瘦肉型猪产瘦肉能力强,对蛋白质利用率高,这是它的优势,但对环境条件要求也较高。
|